最新消息:

一文读完《秦小明》

读书 admin 1640浏览

小明按:本文源自一位读者的整理,发布于其公众号:思索者1983。这是我见过对我公众号内容总结最全面的,所以也分享给大家。文章内容为读者整理,未做过多编辑修改。

第一章:人生哲学

第一节: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我就立志要做一个非常有钱的人

只要你的生活与钱相关,你就已经把自己置身金融世界当中。

只要你的决策需要理性思考,实际上你就在金融思维发生关系。

不大胆追求自由,不崇尚个体理性的社会,终将是一个充满欺骗和虚伪的社会。

理想永远属于那些,在任何环境下,都在往前走的人儿们。

理性、风险和概率、边际或者存量和增量的思维模型。

第二节:交不起房租,别只顾着骂资本,也要反思一下自己

愤怒是没有用的,骂资本嗜血也是无用的。

是不是别人在努力的时候,自己在泡妞、打游戏、看小说、刷剧……

对于99%的成年人来说,努力提升自己,滚出去赚钱才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没有之一。

第三节:如何让自己变得内心强大?

经历生活中的不如意、困难挫折,甚至人生重大的打击。即“最大回撤”。

变得强大,需要很努力的自己。而变得特别强大,需要很残酷的敌人。

第四节:走别人的路,让自己无路可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下意识地说“我不行”意味着精神上的懒惰。“我要怎么才能行?”意味着开动脑筋,开阔思路。

懒惰为导致:身体得不到锻炼,体质变弱;大脑也得不到锻炼,财富减少。

穷爸爸:努力学习吧,这样就能去一家好公司工作!

富爸爸:努力学习吧,这样就能自己创建一个好公司!

破产和贫穷的区别在于,破产是暂时的,而贫穷是永久的。

知道什么时候要迅速做出决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快速决断,斩钉切铁。

你的确想赢,但失败的恐惧超过了成功的兴奋,如何赢?在你内心深处,你并不自信,并不相信自己能赢,所以你选择了保守和稳定。

恐惧和欲望,促使大部分人工作和消费。让感性跟随理性,而不是让理性跟随感性。恐惧和欲望都是感性。

机会就摆在人们面前,不过是大多数人看不见它们吧了,它们忙着追求安逸和稳定,忙着被短期的情绪控制一切。

第五节:听过很多道理,离过得好一生还差得远

大多数有先天优势的人,好多时候对不确定性因素分析不足且盲目自信,结果常常令人大跌眼镜。

如何科学决定,一是掌握足够多的客观确定性,全面收集客观事实,基于连续性,可以考察过去并对未来进行预期。多维度分析,放大自己看重的细节。花时间区分事实和意见。

构建个性化主客观世界深度融合的桥梁。有主见;注意思维盲区;辨别目的和手段;方法服务于目标。

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掌握足够多主客观确定性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奖励。

第六节:不要沦为“舒适区”的奴隶

成长的全部可能,都位于舒适区之外。

“我不会”,从来都不会成为真正要成长的人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学习从来就不会因为一纸文凭而结束,这样想的人,结局往往都比较悲惨。

第七节:相对仪式感,你更需要使命感!因为比你优秀的人,就是比你更努力。

那些真正努力的人,执行力往往还特别强,说要做就要做,现在立刻马上就要去做。

比较优秀的人,他们活的认真,做事努力,并且充满激情和斗志。不论是二十几岁还是四五十五,和他们交谈,感受到的永远是奔腾的生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一切的背后,是他们对未来坚定的使命感。

第八节:越来越多的80/90后正在加速老去

加速衰老的标志,一是产生了“固化倾向”;二是组建家庭后,丧失了成长和进步的动机;三是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而不再相信理想。

第九节:既要又要,你咋不上天?

人生职业两条路:要么踏实打工,要么拼命创业。如何选择是一个战略问题。

做成事的过得比较好的人,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创业中,一定都要无比清楚自己的目标,然后踏踏实实一步步去逼近的人。

抓住主要矛盾,然后深入死磕,最后一定多少都能做出点成绩来。弄不清主次,找不到重点,既要又要的思维,结果一定是什么都没搞好,甚至一事无成。

第十节:人生最大的误解,是以为有确定的东西

世界是不确定的,遵循概率和随机特性而存在。

努力一次不成功,是正常的。因为成功本来就是一个随机结果,它从来都不是必然的。

最终你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这是唯一确定的事情。

第十一节:为什么越保守越穷?保守的数学本质

风险效用函数,人们在承担风险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时,他的主观感受满足程度如何变化。

对于风险厌恶者而言,他的主观感受,即他的效用增加,会随着预期财富的增长而边际递减。

你都会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变得更加保守。背后深层原因,就是这些边际新增的预期财富,会让你主观满足感的增速不断下降。

保守的数学本质,就是不断新增的(预期)边际回报,会使得满足感的增加不断降低。

第十二节:认知不在同一水平,便失去了交流和生殖的可能

不要跟傻逼争论,他会把你拉到他的水平上,然后用他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第十三节:毁掉自己的三个方法

格局的缺失。短视、狭隘、保守。

懒,总认为世界存在某种捷径,可以最少的努力,换来最大的回报。

贪,在系统内部分不清主次,搞不明白主要矛盾为何,也不知道哪些东西可以舍弃。

世界观不对,方法论再精细,都毫无卵用。错误的世界观下,越精准的方法论,只会导致越精准的错误。

第十四节: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平庸,还要选择死磕吗?

人在年轻时,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和稳定,绝对害了他,二十几岁就是属于理想、热血、奋斗、拼搏、不切实际做梦、不顾一切行动、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死磕到底的顽强意志。

基本上20岁决定了30岁的样子,30岁也为40岁的轨迹铺好了开端。不要20岁想着等到30岁就一下子多不同,每时每刻你都在书写未来的剧本。可笑的是很多人以为到了时候,改变自然就发生。

第十五节:越追求稳定,越容易贫穷

贫穷的来源:芸芸众生生而贫穷。个体认知的局限。

局限的意思,你不但没吃过猪肉,你连猪都跑都没见过,甚至你根本不知道还有猪这种东西的存在。

沦为穷人,是个体不自觉的自我选择,自我强化,自我实现的结果。

一线城市小伙子接触到的认知,和小镇里的是天壤之别。

轻松快乐愉悦的学习是天底下最扯淡的谎言。

韭菜甚至都不知道,收割他们的镰刀长什么样。认知的局限,注定了他们被收割的宿命。

冒险,无论成败,往往是认知升级最快最彻底的方式。

应该做的是玩儿命冒险、拼命努力、快速行动,要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无畏精神。

优雅、傲娇、稳定、安全,都不属于穷人。这些只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编造出来更好收割穷人的谎言。

 

第二章:投资之道

第一节:大部分人才财富观都是错的

根深蒂固的错误财富观念:劳动致富。确定性收入是最好的。只盯着财富的绝对数,不看边际和相对变化。财富里绝对不加杠杆。

财富来源:资源即信息优势,资本即靠钱生钱,注意力即靠流量生钱,劳动即靠卖劳力生钱,

提高收益结果的绝对值。提高收益实现的概率。

世界不仅是一个概率存在的结果,还是一个相对存在的结果。

为什么牛奶倒掉也不给穷人?因为涉及后续存储、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都出问题了。

第二节:巴菲特的一天:花90%的时间做这件事

90%的时间阅读,10%的时间打电话。

投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则是做深入扎实的研究,真正意义上的交易时间,少之又少。

第三节:贝索斯1997年致股东的信:It is all about the long term

以创造长远价值为核心。

强大的市场领导地位将带来更高的收入,更多的利润,更快的资金周转速度,以及更高的资本回报率。

毫无保留的专注于客户至上的理念。

在最优化GAAP报表和最大化未来现金流二者之间,我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吸引并留住那些极具创造力的团队,提供更多的股票期权,而非现金。

配合快速增长的流量、销售、以及服务水平,我们努力扩大了公司基础设施。

第四节:让我撕裂成长的12条法则

人痛苦的根源,是知道的太多,做到的太少。

想法并不如你想象的重要和值钱。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决定了你的长远状态。

生活没有成功的模式。

很多努力是为了证伪,努力的意义并不总是证实。

鸡汤并没有问题。

没有客观的观点,观点背后全是利益。

在手拿锤子的人眼里,世界就是一颗钉子。

成熟不等于世故,更不等于放弃普世价值观去合群。

生活就是一场不同代价之间的权衡。

你发现了解别人胜过自己。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想到什么就去做,人生有一百万种可能,而你,有权选择任何一种。

第五节:30岁年入100万,他们有这5个关键点

野心和抱负。不是被动的,不是为了满足某个老板或者领导,都是主动设定的结果。具体的目标,都从属于更深层次的远景目标和事业/职业抱负。

强大的执行力。那就去做,不对的,边做边改。先做了再说,总之要先动起来……

聪明,但肯下笨功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近乎冷酷的韧性。韧性=乐观+逆商+自省。

开放心态与持续进化。

第六节:提高赚钱水平的12条建议

这篇文章说的可能都是错的。

没有权威,权威就是自己。

权威首先表现为名人大佬。

权威还表现为书籍。迷信书籍,不如迷信行动。

被忽略的权威:大多数人。

独立思考需要勇敢。

刻意练习。

拒绝懒惰。

用演绎的思维从事务的本质出发思考问题。

掌握基本的思考问题的工具。

少用情绪,多用脑。

观点背后,皆是立场;立场背后,皆是利用。

第七节:构建自己的资产,而不是打工一辈子

构建自己的资产,和为公司工作打一份工,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而换一份工作,从A公司跳槽到B公司,只是量上的差异。五千块的工作和五万块,除了生活上能稍微宽裕些,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不能说创业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只能说好骗钱的时代结束了。

第八节:8亿中国人没有上过高中,意味着啥?

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去服务更“低维”的用户,为他们解决问题。

作为一个“高学历”的人,除了削尖脑袋进入一家公司当一颗螺丝钉,我还能为这个国家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做点什么?我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服务?需要知道,可能任何一个你知道的“显而易见”的常识,都有8亿中国人并不知道。

第九节:年入百万,从当一名金融狗开始

金融业更赚钱原因,一是资源节点的行业地位、二是自带高杠杆、三是轻资产及低边际成本。

赚钱其实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只要你三观端正了,踏实了,聪明人下点笨功夫,不赚钱都难!

第十节:不敢冒险,注定和财富自由无缘

收入分配的优先次序:风险>资本>劳动。

离开风险的承担,要实现财富自由,是不可能完成的。

做事少问喜不喜欢,多问应不应该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一辈子也无法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这个结论很残酷却是事实。

第十一节:吃不起猪肉没关系,但一定要看过猪跑

认知取决于两部分因素:先天的智力水准、后天的信息输入。

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先要建立起什么样的认知。

赚了一百万后,你会觉得十万块不值得赚。

年轻人普遍迷茫,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最后大部分人都是按部就班地、亦步亦趋地,跟着人群,被裹挟着往前走。

从井里勇敢地跳出来,你才能发现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看过猪跑,最大的意义不是保证你能吃上猪肉,是让你拔高对自己的要求,就算结果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回头去看,你已经离出发点很远很远了。

你必须经历过足够多的事,才能真正成熟。而真正成熟的人,才能禁得起诱惑。

第十二节:赚大钱的逻辑:与经济周期做朋友

金融市场的确是来钱最快的方式,前提是你看得对。

创业、或金融赚大钱,都是顺应经济周期,踏准周期的节奏。

信贷,是经济出现周期波动的根源。

市场的价格水平由总支出/总产出决定。(收入+信贷)/产量=价格

总支出又分为来源于生产进步的实际收入与来源于信贷的债务。

生产率的提高比信贷的增长更为困难,因此实际经济中,价格水平的变化,往往是因为信贷的变化引起。

通货膨胀是收购穷人(不贷款)的一个路径。

价格水平的变化由信贷控制,信贷水平由利率决定。

利率通过信贷影响经济的路径:利率提高信贷意愿降低支出减少别人的收入减少支出进一步减少产出啊变化钝化价格下降。

债务见顶经济长周期见顶经济进入痛苦的被动去杠杆过程。

经济周期演进,把握信贷、利率核心。

第十三节:房贷利率怎么选?

与其纠结选固定利率,或LPR,不如多花点时间琢磨如何增加收入。

房地产行业保持大体稳定,两种方式差别不大。

房地产行业持续崩盘,那么LPR会优于固定利率。

房地产行业持续火爆,固定利率优于LPR

第十四节:残酷市场的生存之道:动态锚定

动态锚定,就是要求决策者在决策行动中,忘掉过去的沉没成本,把握现在,审视未来的机会成本,这样才能做出一个相对最优的理性决策,达到相对更优的决策结果。

第十五节:金融市场活下来的关键

在金融市场里生存的关键,是只对那些自己能承担的损失的风险下注。

普通人:踏实工作、努力学习、戒赌。

第十六节:间隙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大部分时候,你看有些人厉害,过得比别人好比别人优秀,不是因为他们自己多牛逼,而是因为他们的对手太差了。

不懂不投,能力圈的建立、能力圈的恪守、能力圈之外的克制。

知识的威力是巨大的。恪守能力圈是必要的。

看看银行卡余额,然后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半年内收入增长30%,比如三个月学会ISO开发编程,比如花十万把创业点子落地看看反馈效果……从此再也没时间担心自己是不是一无所有,会不会孤独一生,我爱的人不爱我这种无聊问题了。

第三章:情感系列

第一节:理性的人更难获得爱情吗?

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并依然热爱生活。

爱情不是言情小说韩剧里描述的那么浪漫和美好,但也没有很多魔幻现实刻画的那般绝望与无情,它更多时候是一种中间状态,如同每天的柴米油盐那般无趣与无聊。

理性的人:有一天我一定会死去,所以我现在不能瞎像个傻逼一样乱活,我得活出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来,而不是大部分人以为正确的样子。爱情也然。

第二节:我想让她变得更好。你想多了。

我们都假定对方能真正听懂我们讲出的那些道理,但大多时候,没有人能真正懂,除了你自己。

放纵自己从来都不是什么酷的事情,克制才是。真正酷的,是明明不喜欢,却为了目标一直隐忍和坚持。真正酷的,是明明很辛苦,却为了成长一直推着自己往前走。

你真正能讲出来的道理,一定都来自于你走过的路,也来自于你迈过的坎;来自于你的成功,也来自于你的失败;来自于你的爱,也来自于你的恨。

第四章:人性系列

控制了人性,就控制了世界

色欲,如果没有了色欲,人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虚荣/装逼,人们发朋友圈,大部分时候是为了装逼。

懒惰,就是幻想以很少的甚至零投入,换来很大的回报。

窥私。

短视,只看到当下发生的一切,看不到历史和未来。

羊群效应,从长期来看,大多数人注定都是错误的。

每一个当期的理性,构成了跨期的不理性。

投资的不可能三角: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第五章:教育系列

第一节:创纪录874万大学生今年毕业

大学生就业启示:要充分尊重周期,不盲目苛求自己。经济下行周期是最好的学习充电时间。

第二节:焦虑背后,思考何为“最好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一个人能清楚分辨什么是自己喜欢的生活,知道如何过好拥有的人生,以及为此需要拿出的勇气、意志力和判断力。

那些把终点和高光时刻停留在上半场的人,大概从一开始就误读了人生。

第三节:好的教育,让人认清现实,但不失希望

高考的确会改变一些人的命运。

大学里越轻松,后面会越艰难,反之亦然。

毕业后要拥抱不确定性,要学会和概率世界打交道。

好的教育,在于不断迭代的开放性,在于让人认清现实,但不失希望。

第四节:读完博士,孩子依然身处寒门怎么办?

焦虑根源,一是对未来的恐惧,二是对现状的不满,三是无力或不愿改变。

和孩子的关系,我和我的父辈,我的孩子和我,都是相对独立的关系。

为孩子付出的越多,越能体现父母的爱,这是一个大错特错的观念。

为孩子规划好一切,也不是爱。是控制,是占有,是奴役。

千万不要想着,我这一辈努力了,下一辈就可以少奋斗,少吃亏。

当子女的,也不要指望父母来帮你完成吃苦和奋斗的过程。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好样子,是我做给你看。

和孩子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给他必要但不过量的付出,对他有合理但不过分的期待。这是所有父母,都应该做到的,无论在哪个阶层。

第五节:六个拉低认知水平的“学生思维”

范式思维、颠倒因果、线性思维、分不清事实和观点、用母体(大样本)性质代替个体、不独立的思维。

刻舟求剑的世界观,导出的必然是懒惰、无知和从众。

演绎思维,也就是从问题本身出发,按照问题的底层逻辑一步步往上推,最后得出结论。

转载请注明:Kermit的网站 » 一文读完《秦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