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投行简史02】黑石帝国的崛起:华尔街赚钱大王(下)

金融 admin 2443浏览

成立时间:1985年成立

总部地址:纽约

专注领域:旅游、酒店、化工、汽车、国防、消费品以及医药等

管理规模:约1250亿美元

创始人:皮特•彼得森(Peter Peterson)、史蒂夫•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又译“苏世民”)


3、秃鹰基金:度过萧条期的替代工具(2000年初)

2000年至2002年,股票市场持续下跌,几乎没有杠杆收购的投资机会。黑石集团不得不调整方向进入了秃鹰债务投资领域。在该领域获取成功,需要熟稔所投资的行业、公司及破产程序,还需良好的运气。庆幸的是,黑石赢了。此期间,黑石的部分投资如下:

这两项投资合计5.16亿美元,收获近10亿美元的利润,所获收益加起来约为黑石投资于问题债券的两倍。

特别是2002年,黑石通过分析认为,已经遇到了10年难遇的低价收购资产的机会。当2003年经济企稳并开始反弹时,黑石的交易额达165亿美元,远远领先于对手,夺得了先机。

4、并购浪潮:黄金时期的大发展(2003-2007)

市场回暖,资金泛滥——证券化助推过度繁荣

这一期间是私募股权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机,黑石在此期间完成了很多大手笔操作。而伴随黑石2007年的上市,将这一时期的疯狂推向了高潮。

如同80年代垃圾债券对私募股权业的影响,此时出现了债券市场的创新—资产证券化,也称为结构性融资。银行利用该工具募集大量资金提供给私募股权业用于收购项目。愈演愈烈的资金泛滥状况,不断刷新着单笔投资额记录,投资标的也转变为上市公司。黑石在此期间的部分投资案例如下所示:

塞拉尼斯案例——精巧的时机,运营的改善,最成功的交易

塞拉尼斯(简称塞)虽是德国公司,但只约有20%的业务及利润来自德国,其余均来自美国。因此德国股票市场并未给予其足够关注,如果提高运营效率并在美国上市,该公司是一个理想的收购标的。事实上,至2007年5月末股份出售后,投资利润合计29亿美元,达投资成本的5倍。然而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黑石集团的应对方案及重组过程很好地展现了其专业性。

收购前遇到的几个方面的挑战如下所示:

在应对以上四个方面挑战的同时,黑石也在着手其重组计划,主要集中在公司文化、运营管理、生产效率及业务构成四个方面,如下图:

塞的成功归因于三方面:行业周期性上扬、公司股价在美国的高倍数增长、运营方面的变革,而前两方面大概贡献了总利润的2/3。因此,无论何时,时机是最为重要的。

办公物业投资信托——踩准市场节奏,跻身顶级交易之列

2004年3月起的两年间,黑石集团已经在美国购买了11家公开上市的不动产投资信托公司(REITS),以及一连串连锁酒店:美国公寓式酒店、第一医疗、温德姆国际酒店、拉昆塔和玛丽之星酒店。2006年,黑石集团不动产团队开始把投资方向聚焦于写字楼,他们以56亿美元收购了美利加不动产公司,并以18亿美元的价格拥有了崔泽克地产公司大部分资产。在此期间,黑石最成功的投资案例莫过于投资办公物业投资信托公司(Equity Office Properties,EOP)。

2007年正值美国写字楼价格持续上涨、整个不动产市场回报率不断下降的阶段。黑石的这项投资其实风险很大,2007年夏季爆发的次贷危机也验证了该风险的客观存在。然而,黑石不仅拥有独到的眼光,还拥有将资产闪电剥离的手段,促成了又一经典之作。

EOP拥有很多地产,但很多位于非核心地带,因此公司总价值相对较低。黑石集团计划全部买入,然后变卖掉公司1/3左右的资产,这样就可以低成本廉价拥有剩下的资产,即采用“整体收购”而后“分拆出售”的投资方法。黑石对于EOP所持有的4个核心市场的地产梦寐以求——纽约、波士顿、西洛杉矶以及旧金山海湾地区。

 

谈判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半路杀出了另一个竞争对手-不动产信托基金沃那多,其与黑石竞价耗时3个月,过程如下:

融资过程中,黑石集团只用了5天时间就从贝尔斯登、美国银行以及高盛那里融到了295亿美元的资金。除了贷款给黑石外,这些银行还投资了几十亿美元购买办公物业投资信托公司的部分股权,而黑石集团将在卖掉办公物业投资信托公司资产之后以稍高的溢价赎回。黑石集团通过为不动产基金融资,共投入35亿美元。

大量商业地产公司希望买下该公司的部分物业,黑石看到了通过分拆变卖资产来为收购融资的可能性。曲折的谈判过程推高了总收购价格,经过分析,黑石必须卖掉比他们之前计划的1/3还要多的多的资产。卖出的部分房产如下:

事实上,交易结束仅一周,黑石就卖掉了53座大楼,成功套现146亿美元。2月到6月之间,黑石集团分拆出售了EOP大约930万平方米中的567万平方米,得到了280亿美元,仅留下在最黄金市场中的地产。这些分拆销售的价格都很高,因此其成本远低于其市场价值。销售全部结束后,黑石集团35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增值为70亿美元,账面上赚了35亿美元。仅仅通过分拆EOP,黑石集团就已经使自己的账面资金翻了一番。若非迅速剥离资产,“次贷危机”将对黑石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5、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应对方式及其亚洲策略

金融危机后,黑石短期内投资收益、投资项目也逐步减少。公司的股价表现也很糟糕,2009年2月,黑石集团的股价跌到了3.55美元,相对于上市时的峰值,至少缩水了90%。但是公司在业务上的进展还是比许多竞争者顺利,危机爆发后3年内,黑石集团持有的公司中仅有一家破产;此外还有多家公司在困境中,然而当时能够让企业生存下去已经是了不起的胜利。在金融危机前,黑石为每一笔交易都支付了相对较高的对价,而信贷市场危机使得这些交易需要再融资,黑石不得不与债权人谈判,减少或者延缓债务,从而度过危机并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金融危机后黑石集团加大了对新兴市场的投资,在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逐步加快了投资速度。为进入中国市场,黑石力邀前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加入黑石。梁锦松走马上任后就为黑石募资30亿美元,并且采用了“走上层路线”的策略,便于拓展中国市场。因此,不同于凯雷等对手在中国的水土不服,黑石的中国之旅比较顺利,这也印证了黑石的投资智慧。黑石在中国的投资包括蓝星集团、寿光物流园等,成功退出的项目收益情况也较令人满意。2008年,黑石集团购入上海Channel1购物中心的物业,价格为10亿元,总面积为4.2万平方米。在持有该物业的三年时间内,黑石集团将其出租率提高至90%。2011年9月,黑石集团将所持有的Channel195%的股权出售给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价格为14.6亿元人民币。

转载请注明:Kermit的网站 » 【投行简史02】黑石帝国的崛起:华尔街赚钱大王(下)